
【1.31】服“桂枝汤”,或下之,仍头项强痛。翕翕发热、无汗,心下满,微痛,小便不利者,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”主之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大枣十二枚右六味,咬咀,以水八升,煮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小便利则愈。如果你吃了桂枝汤,或者病人有便秘的现象你又攻下了,吃完后还是有强痛这种现象,而且小便不利,心下满。一般来说,“心下”指的是胃部所在的地方(下图圈画的位置)。如果吃完这个药以后,病人心下还是胀满,而且胃里面有微痛,小便不利,桂枝汤去桂加白术茯苓。
图片
首先诸位要了解什么是白术?白术在经方里面、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面张仲景用得很多,它是祛湿。辨症的时候,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个人是风、寒、湿?因为我们知道了这个人有风有寒有湿的时候,我们会加去风去寒祛湿的药,和在一起的时候,风寒湿就可以同时把他治好。知道风、寒湿的原因就是帮助我们开处方。本条辨所讲的症状就是:病人本身就有中湿,中焦湿。平常肠胃里面湿比较盛的人,如果桂枝汤下去发汗发掉了,肠胃里面因为比较粘稠,津液比较多,这时肚子里面还会微痛,因为你动到这个湿了,这都是服桂枝汤的一种变症。如何知道这个人平素就是湿很盛的人?看舌苔:舌苔很厚,就知道他湿很盛。还有肚子比较大一点也是湿比较盛,大便比较粘稠一点,也是湿比较盛。遇到中焦有湿热的病人,桂枝汤下去发表,没办法把病完全去掉就会产生这种现象,“心下满,微痛,小便不利者”。白术加进去就是祛湿。为什么要加茯苓呢?茯苓是把这个湿从小便导掉,能够利水,所以祛湿跟利水的药,两个加在一起才有办法把这个湿从小便导掉。因为湿在中焦,下去以后,如果胃有痛时就要把桂枝拿掉,桂枝对胃比较不好,把桂枝汤的桂枝拿掉是因为胃里面微痛,心下有痛。桂枝汤里面的桂枝拿掉以后加了茯苓跟白术,就可以把这个症状同时去掉。如果病人有人来告诉你:“老师,吃了你的药以后,胃很难过,小便滴滴答答的不是很顺利。”这时候我们知道这个人有湿了。“好,我给你换一个方子。”把桂枝拿掉,只用开白芍,加上白术茯苓就可以了。用到白术跟茯苓的时候注意一下:白术和茯苓是等量在用。你如果把“三两”换成“三钱”倒无所谓。我前面讲过正常是二点多钱,你用三钱就可以。个八碗水煮成三碗,也是吃一碗。“小便利则愈。”因为你前面桂枝汤已经吃了,表已经去掉了,中焦还有湿在那边。也就是有些病并没有完全去掉,这个时候,我们再换一个方子给他。所以讲到三十一条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要把白芍拿掉?什么时候要把桂枝拿掉?这个就是要把桂枝拿掉的时候,因为胃里面不舒服,心下满。有胸满的时候我们要把白芍抽掉。这个是桂枝跟白芍的加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富灯网-杭州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网址-配资炒股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