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央视财经《经济信息联播》)具身智能领域正在广纳人才,岗位需求也呈现多层次、多路径的特点。伴随行业的高速发展,如何让具身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更好地与产业需求相匹配?
据不完全统计,仅今年前2个月,我国具身智能领域就发生投融资27起,融资规模44.5亿元,接近2024年全年的总量。从在线求职平台的岗位发布来看,今年1月至5月,具身智能行业需求增速最快的岗位有:机器人工程师、机器学习工程师、仿真工程师、机器视觉工程师等,岗位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吸引了大量求职者的目光。
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负责人 朱迁乔:人才有一个梯度的概念,像算法工程师,理想是有经验的,或者参加过比赛的这一类工程师,这类的需求是非常急迫的。
具身智能领域出现的大量新岗位,需要应聘者具备“智能和具身”两方面专业知识,不但要懂软件算法,还要了解硬件系统。因此兼具“软件和硬件”能力的跨学科人才,是目前行业最稀缺的。
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高峰:我们培养人才的初衷,是要机械、感知、控制一体化的人才,不能是分开的,分开最后会出问题,设计完了,搞控制人说不好使,跨学科或者是多学/p>
业内人士表示,具身智能行业顶尖人才的跳槽溢价率居科技行业前列,用人成本居高不下。核心原因是顶尖人才稀缺,叠加资本涌入。
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负责人 朱迁乔:刚融到资的一些企业,急需要迅速把某一些板块拉起来,在圈内就得要去“挖”人,“挖”人最简单的方法,薪资翻倍或者两三倍,把整个行业的成本就拉高了。所以我们也在呼吁,希望能够尽快有尽多的交叉学科人才能够产生出来,通过几年人才梯度的培养,能够使整个人形机器人或者具身智能的产业人才库能够壮实壮大。
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
编辑:王昕宇
【来源:央视财经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@xxcb.cn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内容咨询及合作:19176699651;yuanshipeng@xxcb.cn。
举报/反馈富灯网-杭州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网址-配资炒股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